博雅古诗文网 > 陈淳 > 陈淳作品

《忆李友叔皓三首》

作者: 陈淳
初见即我赠,东京博雅堂。
再见复我和,北窗小梅章。
此物今只存,而人乃云亡。
有时牵龙尾,浓磨发精光。
恍惚金漆交,相与游翰场。
间或展骚轴,熟玩题芬芳。
嶙峋骨鲠语,犹能动刚肠。
触物即君感,感物复君伤。
藏之不敢轻,於以无君忘。
嗟嗟岂无朋,知心鲜其当。
咏陈世良天开图画之阁九仙来来到筠谷,谁向云端缔高阁。
背倚金山作后屏,左右龙虎交蟠伏。
前头诸峰列碧霄,献奇贡异相联络。
文笔时时气蔚葱,香腾旦旦烟醲郁。
瀑布西奔扈卫雄,席帽东出朝宗肃。
王栏管住不断势,铜鼎蓄就无穷禄。
石潭通贯洗马陂,一派寒流腰带束。
雨暘舒惨变万状,青黄紫绿呈千簇。
十里风光尽入怀,四时春色常在目。
好是天开一图画,丹青巨擘难描摸。
阁中仙翁有佳趣,襟抱磊磊还落落。
饱餐苍秀炯诗囊,静挹青华洗愁斛。
日暄昼永酒三樽,月明夜清琴一曲。
兴来草木欣荣意,意到鸢鱼目飞跃。
此外应无人境喧,於中觉有天真乐。
试问仙翁为阿谁,世良其字陈其族。
  • 上一篇:忆李友叔皓三首
  • 下一篇:用敖教所赠诗韵送行
  • 作者陈淳简介
      陈淳(1159~1223),字安卿。宋龙溪县游仙乡龙州里(今步文乡蓬洲社)人,居北溪,世称北溪先生。为人恬静,略有口吃,不善交游,初专攻科举,后受林宗臣劝导,崇奉朱熹理学。绍熙元年(1190年)朱熹知漳州,陈淳以《自警诗》拜见,两人一见如故,交谈极欢。朱熹晓之以德义透彻了解并身体力行的“上达”之理。从此,陈淳常与朱熹论理终日,有时竟至深夜。朱熹常称赞陈淳善于提问和钻研精神。多次对人夸耀说:”我此次到漳州...详细>>
    陈淳更多作品

    同时期人物


    返回电脑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