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茶四首》
透屋松风蠏眼汤,野人纱帽自煎尝。 谏议不分三道印,赵州剩借一瓯香。 瑞草如梅早占春,谁将龙凤付仙人。 烹来盏内花犹白,浇出胸中不语尘。 豕腹中空暗浪惊,羊肠旋复绕车声。 才看云脚如丝动,便觉诗脾作雪清。 曲蘖无功将退舍,蘼芜何罪亦遭烹。 傍人莫讶能句赋,窗下观书眼倍明。 不因将军打门惊,瓦釜何从得此声。 谁道枯肠三碗怯,能令俗骨一生清。 鸿渐绝怕膏新绝,党进那知雪水烹。 从此客来真水厄,吾方正酒学泉明。 |
【注释】 ①蠏(xiè)同“蟹”。 ②谏议:官名。谏议大夫。谏诤。指谏诤论议的文字。 ③赵州:指唐代高僧从谂。南泉普愿禅师弟子。因其住持于赵州(今河北省赵县)观音院,传扬佛教,不遗余力,时谓"赵州门风"。世称"赵州和尚"。简称"赵州"。 ④豕腹:猪的腹部。比喻诗文中间部分的庞杂冗长。 ⑤羊肠:喻指狭窄曲折的小路。山名。羊肠坂的省称。 ⑥曲蘖(niè):幼芽屈曲。 ⑦蘼芜:芎的苗,叶有香气:上山采蘼芜,下山逢故夫。 ⑧鸿渐:《易. 渐》:"初六,鸿渐于干","六二,鸿渐于盘","九三,鸿渐于陆","六四,鸿渐于木","九五﹐鸿渐于陵"。谓鸿鹄飞翔从低到高,循序渐进。比喻仕宦的升迁。比喻仕进于朝的贤人。 ⑨水厄:三国魏晋以后,渐行饮茶,其初不习饮者,戏称为"水厄"。后亦指嗜茶。⑩泉明:指晋陶渊明。渊明为彭泽令时,因不能"为五斗米折腰",弃官归隐。见《晋书.隐逸传.陶潜》。后遂借指欲作归隐之计的县令。 |